1960

撒古流‧巴瓦瓦隆
Sakuliu Pavavalung

臺灣原住民藝術家中居指標性地位的當代藝術家,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達瓦蘭部落。

撒古流‧巴瓦瓦隆,臺灣原住民藝術家中居指標性地位的當代藝術家,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達瓦蘭部落。自幼跟在爺爺身邊為部落服務,製作器物、雕刻及鑄鐵,繼承排灣族「藝匠」(pulima)的血脈。

七○年代,他開始找尋自身群族的歷史與記憶,長期投入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工作,深刻地從排灣文化的哲學觀中探索生活及藝術上的參照,並從題材廣泛的創作中發展出具主體性的原住民美學及語彙。

撒古流意識到,時代變遷下的文化衝突,需要一種抗衡的力量,因此,他長期以藝術家的身份參與社會運動與部落事務,並將其文化經驗的感知,轉化成創作形式多元,將濃厚的文化關懷透過無數珍貴的手稿、繪畫、雕塑、裝置及隨手筆記和出版品,呈現出多角的民族記事與美學視野,並於2017年獲得國家文藝獎。

Sakuliu Pavavalung, an iconic contemporary artist among Taiwan’s indigenous peers, was born to Davalan Tribe, Sandimen, Pingtung County. He has been serving the tribe by the side of his grandfather ever since little, making utensils, sculptures, and casting iron as the descendent of “Pulima” of Paiwan Tribe.

Starting from 1970s, Sakuliu began his quest for the history and memory of his own people, engaging in the works of indigenous cultural heritage. Thus, he explored the references in life and art deep amidst the philosophy of Paiwan culture, developing an aesthetics and lexicon of the indigenous with subjectivity.

Recognizing that a force is needed to balance the cultural conflict through the changes of times, Sakuliu has been devoted to social movements and tribal affairs as an artist, transforming his cultural experiences into artworks of various forms. Via countless precious manuscripts, paintings, sculptures, installations, notes as well as publications, his profound care for culture portrays a multifaceted ethnography and aesthetic perspective. He received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Award in 2017 as such.

個人簡歷

● 1978年
成立「古流工作室」,從事木雕、石雕、陶藝、雕塑等作品,並對外開拓市場,提倡部落手工藝產業的發展,並推動文化教育人才培訓

● 1979-1995年
長期在原住民部落做田野調查,熟悉族人生存命脈危機

● 1988年
開始推動民族教育運動,喚醒族人重視母體文化教育,讓古老和年輕的智慧,在傳統與現代的空間結合,期許族人在適應現代社會的同時亦能使用自己傳統文化於當今的社會建立多元又具特色的文化

● 1979-1985年
將排灣族失傳的古陶壺重新復興建構,並完整建立傳統陶壺的製作方法與相關資料

● 1984-1999年
「長期培訓陶藝、木雕、石雕之專業人才」古流工作室,屏東

● 1988年
「台灣省第一屆山地山胞木雕人才種子培訓營」省山地文化園區,屏東

● 1989年
「台灣省山地山胞石雕人才種子培訓營」 省山地文化園區 ,屏東

● 1989年
鼓吹「還我姓氏運動」恢復原住民傳統姓氏

● 1991年
推動「部落空間改造—石板文化復興運動」傳統排灣族建築理論與實作教學

● 1993年
推動「部落有教室及精英回流」運動。部落是文化教室、老人是一本書、精英是推動文化扎根者概念之思想運動

● 1993-1996年
推動「信仰本土化」運動。將傳統圖騰文化與西方信仰結合

● 1995年
「石板文化營:石板屋模型製作教學」三地門鄉,屏東

● 1996年
「古流工作室與7-11便利商店合辦 — 全國中小學石板文化營」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

● 1996-2003年
「第一屆鋼雕人才培訓」三地門鄉,屏東

● 1997-1998年
由原住民文化園區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策劃,展出部落有教室特展,並出版「部落有教室」特刊,推廣落實原住民文化教育

● 1998年
「鄉木雕人才培訓營」三地門鄉,屏東

● 1998年
推動「校園我的家」運動,策劃部落與在地學校,舉辦一系列地方文化特色營造活動

● 2001年
推動「校園之民族文化教室:石板屋營造」運動,淡江中學,台北淡水

● 2003年
「校園藝術夢—參與式藝術策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明正國小,高雄

● 2006-2008年
推動「司馬庫斯泰雅族部落教室規畫與實作」,新竹縣尖石鄉

● 2014年
「部落行旅彩繪機-婚慶機」中華航空,桃園國際機場

個展

● 1980年「古陶壺展」達瓦蘭部落小學,屏東
● 1981年「古陶壺展」德文部落小學,屏東
● 1983年「山地陶藝展」中山公園,屏東
● 1984年「山地藝品展」排灣族第ㄧ屆聯合豐年祭現場,屏東
● 1985年「達瓦蘭部落陶藝展」三地門民眾服務站,屏東
● 1985年「部落陶藝文物展」三地門國小,屏東
● 1986年「排灣群像面具展」—複合媒材,東海大學,台中
● 1987年「排灣族陶藝飾品展」輔仁大學,台北
● 1988年「山地傳統木雕與陶藝展」三地門鄉聯合豐年祭現場,屏東
● 1989年「部落影像與陶藝展」 三地門鄉聯合豐年祭現場 ,屏東
● 1990年「撒古流陶藝展」台灣山地文化園區,屏東
● 1991年「陶藝季」潮州圖書館,屏東
● 1992年「排灣族木雕、石雕、陶藝展」新光三越百貨,台北
● 1994年「部落影像個展」三地門鄉大社國小,屏東
● 1996年「部落陶藝文物展」達瓦蘭部落小學,屏東
● 2002年「時間的夢幻之旅—達瓦蘭部落影像展」 達瓦蘭部落小學 ,屏東
● 2003年「雕塑與繪畫展」聖地牙哥,美國
● 2004年「換裝時代插畫展」奇蹟咖啡館,台北淡水
● 2007年「祖靈居所」新書發表與展演,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
● 2008年「祖靈居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
● 2014年「才昨天」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1樓展示廳,台北
● 2014年「末梢枝葉」政治大學藝文中心,台北
● 2015年「末梢枝葉」文化中心,屏東
● 2015年「邊界敘譜–光的記憶」美術館,高雄

聯展

● 1990年「台灣省文藝博覽會」—山地山胞傳統工藝:撒古流陶塑展,文化中心,高雄
● 1993年「台北國際傳統工藝大展」—撒古流山地陶藝展,文建會主辦,台北外貿;並由郵政總局發行排彎族陶壺工藝郵票
● 1995年「原真之美:全國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聯展」—雕塑與繪畫,三地門,屏東
● 1997年「戶外裝置:文化的梁」 鋼雕,布農部落,台東
● 1999年「加拿大與台灣原住民藝術家作品展」—油畫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 2000年「來去監獄面會—跨世紀空間藝術展」—囚酒.行為藝術展,宜蘭監獄
● 2000年「日昇之屋:青銅雕塑展」,原住民嘉年華會,台東
● 2001年「照片會說話:三個鏡頭下的台灣原住民」—攝影展,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
● 2002年「微弱的力與美:當代台灣原住民創作文化展」擺盪.戶外裝置,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
● 2002年「良原美藝:全國原住民工藝聯展」—陶藝.雕塑.油畫展,三地門鄉,屏東
● 2003年「夏木雕情:原住民雕塑藝術聯展」—雕塑.油畫展,永康社教中心,台南
♦▬ 2004年「山靈印記:原住民藝術聯展」—雕塑展,牡丹水庫,屏東
● 2004年「會說故事的手:原住民藝術聯展」—插畫展,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
● 2004年「祖靈的解離與重聚原住民藝術家聯展」— 建築手稿展,原民會,高雄市
● 2005年「平行輸入:前駭客藝術」— 會說話的箱子 ,行為藝術展,當代藝術館,台北
● 2008年「花樣:屏東藝術地圖」插畫展,屏東
● 2009年「蒲伏靈境:《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南島當代藝術」,無形的三個帝國,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 2010年「穿越南國—屏東地區美術發展探索」美術館,屏東
● 2012年「第一屆pulima藝術節 - 無從落地的雨水」松山文創區,台北

駐村

● 1997年「布農部落」,台東
● 2001年「北干–芹壁社區」,馬祖
● 2001年「鷹歌陶瓷博物館」,台北
● 2004~2005年「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新竹
● 2009~2010年「南島藝術工坊-鹿一家」美術館,高雄
● 2012年「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 跨藩籬」棲包屋文化中心,法屬新喀里多尼亞

著作

● 1996年「衛生安全漫畫手冊」台灣世界展望會
● 1990年「山地陶」台南社教館
● 1993年「排灣族的裝置藝術」台灣政府教育廳
● 1997年「部落有教室」順益原民博物館,台北
● 2000年「從一個部落到一個部落」兒童繪本,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屏東
● 2004年「撒卜威(火)的傳說」手扎本,屏東縣政府
● 2005年「山林物語」手扎本,屏東縣政府
● 2013年「祖靈居所再版」一書,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屏東

影像

● 1984年公共電視「青山春曉」–古壺之美、木雕之美、大武春秋
● 1985年公共電視「山地快樂兒童」–小勇士、鞦韆之歌
● 1994年紀錄片「排灣人撒古流」—李道明教授導演,入選1994香港國際電影節、入選
● 1995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入選第14屆民族誌電影展(巴黎)、入選1996瑪格麗特‧米德電
影展(紐約)、 入選文建會「破浪而出:九O年代台灣紀錄片」美國巡迴展
● 1995-1998年紀錄片「末代頭目:16厘米」— 與李道明教授共同導演,多面向藝術工作室有限公司出品,獲2000年第2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入選
● 1997年動畫「小陶壺森林奇遇記畫創作」,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出品。獲新聞局錄影節目製作業金鹿獎兒童節目優等獎,首部台灣原住民卡通

獲獎

● 1991年,台灣省山胞傑出專業人才獎
● 1991年,山胞十大傑出青年獎
● 1995年,中華民國跨越21世紀青年百傑獎
● 1995年,三地門鄉文化有功人才獎
● 1998年,民族技藝終生成就獎
● 1998年,民俗技藝特別貢獻
● 2011年,生命永續獎
● 2012年,悅人獎
● 2014年,第38屆 金鼎獎–祖靈的居所
● 2015年,台灣文化獎
● 2017年,國家文藝獎

聯絡電話

02-3322-1538
facebook